六項措施確保濱州市在線監控系統的穩定運行
濱州市近年來以提高在線監測技術為突破口,將在線監測工作作為提高環保監控能力的首要任務,全力打造“數字環保”,為環境保護和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2007年8月2日前,濱州市二期在線工程已投入使用。全市日排廢水200噸以上的污染源已安裝COD在線監測設備47臺;所有熱電鍋爐全部安裝煙氣在線監測設備31套;并通過數據傳輸,初步形成全市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網絡,已累計投資2200萬元,COD、二氧化硫、煙塵的控制率均達到全市污染負荷的85%以上。
為保證整個在線監控系統的正常穩定運行,使其在環境監督執法過程中真正起到“電子眼”作用,濱州走的是集中管理、逐步實現第三方運營的路子。并采取六項措施:首先依據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制定了《濱州市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管理規定》以及與之配套的管理制度、考核辦法、技術規范和質量保障措施,解決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問題。二是市、縣兩級環保部門統一思想,共同做好企業方面的工作,使其認同和接受在線設備集中運營管理的方式,進而自覺地做好配合工作,及時如數繳納運行費。三是解決運行費的來源問題,按照國家《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第十三條之規定由安裝企業自籌,但考慮到部分企業全額承擔確有困難的現實,采取了環保專項資金予以適當補足的辦法。四是建立運營管理機制,有市監測站抽調技術骨干組建在線監控室,負責終端設備及系統平臺(二次儀表部分)的運行管理,同時監督考核運營公司的運營狀況,實施質量控制,隨機進行比對實驗。五是委托有能力有資質的專業公司負責在線監測設備(一次儀表部分)的運行管理。六是處理好設備開發供應商與運營公司的關系,使運營管理在操作上與設備供應商的售后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大大降低了設備故障率,提高了數據準確度。
目前COD在線數據傳輸到位率和有效率分別達到90.5%和89.9%;煙氣在線數據傳輸到位率和有效率分別達到91.2.%和85.8%。COD、SO2等主要監測項目,其相對誤差絕對值的平均值小于15%,達到國家標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