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化氧化溝在邢臺小黃河南小汪污水處理廠的應用
河北省邢臺市小黃河原是一條人工河,主要是用于防洪排澇,由于兩岸工廠和居民不斷向河道內排入生產及生活廢水,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臭味熏天,給兩岸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也污染了城市的環境。
1999年市政府決定對小黃河進行綜合治理,實施退污還清工程。關閉河道內的排污口,在小黃河上、中、下游建設三個污水處理廠,分別處理其周圍的生產及生活廢水,然后再將處理后的清水引回小黃河做為景觀用水。南小汪污水廠是其中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它位于小黃河下游,是由邢臺格林環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設計承建的,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6000m3/d,出水水質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標準。工程于2001年10月破土動工,2002年4月投入運行。目前污水處理運行穩定,
出水清澈,處理效果顯著。
一、處理工藝及流程
根據河道污水水質報告《見附表),廢水中的BOD5/COD在0.5左右,可生化性較好,結合國內類似污水處理的工程經驗,同時考慮到節省占地的要求,故采用“一體化氧化溝”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如附圖所示。
![]() |
管道收集來的污水,經格柵去除水中較粗大的固體雜質后進入集水池。用污水泵將集水池內的污水提升到沉砂池,經布水后,污水流速減慢,分布均勻,便于去除污水中的比較大的無機顆粒及一些有機物質。污水經過除砂處理后流進厭氧池,在池中厭氧菌及兼性菌的作用下,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非溶解性有機物分解成溶解性有機物,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污水經厭氧池處理后進入氧化溝,在好氧菌的作用下,通過曝氣充氧,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為簡單的無機物,《CO2、H2O、NH3、NO3-、PO4-等)。氧化溝內的混合液一部分進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由集水管收集后流出,而沉淀下來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氧化溝內,一部分作為剩余污泥由人工排
泥管排入集泥池中,經重力濃縮池和壓濾機作用后,外運作為肥料使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一體化氧化溝在邢臺小黃河南小汪污水處理廠的應用.pdf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