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南郴州東江湖風景區礦區遺留地重金屬污染土壤為研究對象,研究了3種含P材料,及其與蒙脫石的組合材料,對礦區土壤鉛鎘污染的修復效果。
生物炭作為一種綠色環保的功能材料因其在污水處理和污染土壤修復方面具有顯著效果而受到極大關注。采用紅外光譜、元素分析儀及微孔分析對不同溫度(200、300、400、500和600…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和檸檬酸是土壤重金屬污染洗滌修復中最常用的洗滌劑,現以某化工場多種重金屬污染土壤為對象,開展室內攪拌實驗考察EDTA與檸檬酸復配對As、Cd、Cu…
選取山東省典型工業城市——萊蕪市鋼城區為研究區域,系統采集了106個表層土壤樣品,測定了As、Cd、Co、Cr、Cu、Hg、Ni、Pb和Zn等9種重金屬的含量,分別利用多元統計和地統計…
為了探討環境友好型生物表面活性劑皂苷(saponin)對污染塿土中重金屬Cu、Pb的淋洗修復效果,采用批次試驗方法,研究了皂苷在不同的淋洗時間、質量濃度、pH、淋洗次數及背景電…
化學強化的植物提取技術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土壤的重金屬.用盆栽試驗的方法,研究了可生物降解螯合劑谷氨酸N,N-二乙酸(GLDA)不同用量或者與乙二胺四乙酸(EDTA)、檸檬酸復配使…
采用表面活性劑清洗煤油污染土壤,考察添加鈉鹽對洗脫率的影響,并用Zeta電位儀、表面張力儀對溶液及用接觸角儀對清洗前后的土壤進行表征.
選取典型有機氯農藥林丹及典型重金屬Pb、Cd為目標污染物,以模擬污染土壤為對象,考察了鼠李糖脂對林丹/重金屬的增溶/配合作用及其影響因素,同時分析了淋洗前后土壤重金屬…
結果表明,培養基淋溶能完全修復鉻污染土壤中水溶性Cr(Ⅵ),浸出液中Cr(Ⅵ)濃度由初始的700.3mg·L-1降低至檢出限以下.單獨加入碳源作為培養基時,土壤中Cr(Ⅵ)不能得到完全修…
傳統的Fenton氧化法(Fe2+/H2O2)因反應速度過快、需要定期補充Fe2+、控制pH值≤3等方面的限制而影響到石油烴類污染土壤的修復效果.
利用投菌法和生物刺激法對陜北子長石油污染土壤進行微生物修復研究.通過利用紅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不同處理方法對石油烴的去除效果確定了修復陜北石油污染土壤的最佳方案.修復…
汞污染是個全球性的問題,汞在一些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生成毒性較大的甲基汞,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本文綜述了汞污染以及人體負荷的一些研究進展,包括汞對人體的危害、生物學…
監測時段及頻次,一般根據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要素的評價等級、監測點位地區的環境狀況等確定,以能揭示環境質量、環境污染的變化趨勢,及時發現環境問題為宜。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