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7#高爐槽上除塵工藝
武鋼7#高爐除塵設備比較先進,質量也比較好,且考慮的因素也較周到,目前整個系統運行效果良好,達到了設計要求,其各項排放指標達到國家標準。
1工程概況及主要設備
7#高爐共6個焦礦槽,燒結礦、球團礦、塊雜礦槽共18個(雙排布置)共11個轉運站。共設2套除塵系統,每套風量65×104 1113/h。主要產塵點為燒結礦、球團礦、碎焦振動篩、各種稱量漏斗和各膠帶機下料點等。
根據粉塵的特性,采用低壓長袋脈沖布袋式除塵器2臺:處理風量650 000 m3/h,過濾面積8 400 m2,過濾風速≤1.3 m/rain,煙氣溫度為常溫,進口含塵質量濃度2.5-5 g/m3,出El含塵質量濃度30 mg/m3,設備阻力約1 500 Pa。采用除塵離心式引風機2臺:風機風量650 000 m3/h,風機風壓5 500 Pa,電機功率1 600 kW,電壓10 kV,防護等級IP54,絕緣等級F級。輸灰系統:水平埋刮板輸送機2臺,分別為YD310型和YIM30型;斗式提升機l臺,IYl30BG型;貯灰倉2臺,有效容積2l m3/臺。
2 系統工藝流程
針對上述系統中粉塵污染嚴重的部位,本著經濟實用,高效可靠的原則,提出了槽上除塵系統采用了密封可移動抽風及槽邊抽風方式。即抽風管隨上料小車移動,始終保持對上料小車卸料產塵點及皮帶頂開處的負壓,有效地控制粉塵的外逸,減少污染。含塵氣體在自然抬升力和引風機的作用下由吸口進入管道,通過管道進入除塵器。含塵氣體經除塵器凈化后通過引風機排人大氣。濾袋上的積灰經脈沖氣體清灰,使灰塵落入灰倉,整個過程由PIE自動控制完成。落入灰斗的粉塵再由埋刮板機送至指定位置,經無塵卸灰機卸至汽車后外運,其綜合利用由廠方考慮,卸灰系統可根據實際灰量大小確定卸灰周期和時間。其流程如圖1所示。
除塵系統工藝流程 |
3 塵源點的捕集形式
槽上皮帶卸料是由移動上料車完成,礦槽每個相對獨立,當上料車停在一個礦槽卸料時,揚塵就限這個礦槽,和其他礦槽沒聯系。在每個礦槽上設固定吸口,當上料車移到某個礦槽卸料時,該礦槽對應的管道閥門打開開始排出含塵氣體,而其他礦倉卸料口則被皮帶蓋住其管道閥門關閉,可減少排塵量,比較經濟且便于觀察設備運行狀況。在倉內給予一定的風量,形成微負壓,保證粉塵不外逸,達到環保要求。由于槽上上料系統的上料小車來回移動卸料,其產塵點也隨小車而動,根據這個特點,上料車采用了密封可移動抽風方式。即抽風管隨卸料車移動,始終保持對卸料車卸料產塵點及皮帶頂開處的負壓,可有效地控制粉塵的外逸,減少污染(圖2)。
焦槽槽上塵源捕集 |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