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獨創城市污泥焚燒新技術
常州市污水處理廠每日近180噸的脫水污泥開始全部送進常州廣源熱電公司的自制 “焚燒爐”,進行無毒無害的終級處理。這項由常州市獨創并已走上規模化應用道路的城市污泥焚燒處置技術,為全國排水行業的污泥找到了一條嶄新的最終出路。目前,上海、蘇州、無錫等城市同行開始來常州市取經效仿,南通市已決定采用這套技術處置城市污泥。
據了解,生活污水處理后產生的污泥含有大量細菌和病毒,工業污水產生的污泥則具有氮、硫、氯等重金屬污染物,因此這些污泥是污水有毒物質的“精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率逐年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量也急劇增加。由于種種原因,污水處理普遍存在“重水輕泥”問題,城市污水經處理后產生的污泥處置問題,遂成為一道全國性環保難題。
目前世界上處置污泥的主要技術有三種:綜合利用、衛生填埋、干化焚燒。綜合利用用于農業、森林、園藝等,但污泥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污泥填埋,不僅侵占大量土地,還始終存在二次污染的隱患。污泥焚燒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投資和處理費用高,因此國內大多數污水處理單位都采用簡易填埋方式。
考慮到常州熱電廠較多,改造熱電廠的鍋爐令其增加污泥焚燒功能不知是否可行?常州熱電公司慣有重視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的意識,聽此設想,雙方立即開始牽手污泥焚燒項目,依托現有的循環流化床鍋爐,建立簡單高效、智能化的污泥輸送、臭氣回爐、污泥焚燒系統,污泥控制系統與鍋爐集散監控系統合二為一,不需另外增加控制室和操作人員,維護管理簡便,工藝流程簡潔,處置成本相對較低。這套技術通過了省級專家鑒定委員的鑒定,稱“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常州排水與常州廣源熱電公司緊密協作,從小試到成功的規模化應用共歷時14個月,終于贏得了成功。
利用循環流化床鍋爐焚燒排水污泥,以日處理200噸含水85%的污泥計算,可比衛生填埋每年減少占用耕地55畝和節約投資500萬元、節約運行費用95萬元;比專門投資建設焚燒爐,每噸處理成本減少200多元;污泥被送入超高溫的發電鍋爐焚燒后產生的灰燼還能和鍋爐煤灰一起制磚,化廢為寶,環保效益令人興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