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霉素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
更新時間:2011-01-06 16:49
來源:水資源保護
作者:
閱讀:2452
摘要:采用厭氧顆粒和好氧活性污泥分別對內循環厭氧反應器(IC)和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進行污泥接種培養,研究水解酸化-IC-SBR工藝在林可霉素生產廢水處理方面的運行效果。
關鍵詞:內循環厭氧反應器;顆粒污泥;林可霉素廢水;廢水處理;間歇式活性污泥法
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生產抗生素以來,產量年年增加,現已成為世界上主要的抗生素制劑生產國之一]。抗生素生產方法有微生物發酵法、化學合成法和半化學合成法,我國大部分采用微生物發酵法制備抗生素。林可霉素生產的原料主要有淀粉、豆餅粉、玉米漿、葡萄糖、無機化合物和有機溶劑等。在林可霉素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水,這類廢水是一種高色度、含難降解和生物毒性物質多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對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傳統的“第二代厭氧^ 好氧”處理工藝不但運行費用高,而且出水很難達到排放標準。鑒于近年來厭氧法在抗生素制藥廢水處理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南陽普康藥業有限公司籌建林可霉素廢水治理二期工程。本工程采用“內循環厭氧反應器^ 好氧”兩級生物處理工藝對林可霉素廢水進行處理。目前“內循環厭氧反應器+好氧”處理林可霉素廢水處理成功的工程實踐報道尚未見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林可霉素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pdf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