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廢水處理方法淺析
摘要:針對電鍍廢水的特點及處理現狀,論述常見處理的方法,優點及存在的問題,提出電鍍廢水處理的新方法———電絮凝、微電解及發展趨勢,以期指導實踐,保證電鍍廢水達標排放。
關鍵詞:電鍍廢水,氧化還原法,化學沉淀法,電絮凝
0 引言
電鍍行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大到重型器械,小到硬幣、打火機風罩等,都經過電鍍的工序才得以面世。電鍍行業又是高污染、高用水量的行業,由于電鍍工藝差別,產生的廢水量、種類及特點又不同,通常按照廢水中污染物種類主要分為含氰廢水、含鉻廢水、重金屬廢水及酸堿廢水,其中,含氰廢水、含鉻廢水由于含有劇毒的氰化物及毒性極強的六價鉻,未處理達標就排放水體會對水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從而危害到水生動植物及賴以生存的農作物、動物及人類。
1 電鍍廢水的治理歷史及現狀
我國對電鍍廢水的治理起于20 世紀50 年代末,至今已經有50 多年的歷史了,但直至2008 年,國家環保部才出臺相關的行業排放標準。在此之前2007 年,由于太湖藍藻事件的爆發,曾出臺《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電鍍廢水COD,NH3-N 等指標被明確規定由原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一級排放標準100 mg /L,15 mg /L 提高到80 mg /L,5 mg /L。2008 年出臺的《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首次對電鍍行業污染物排放提出了行業標準。其中,以各種重金屬離子的排放要求尤為嚴格,表3 標準中對部分地區六價鉻排放標準0.1 mg /L,總鉻排放標準達到0.5 mg /L,總鎳排放標準0.1 mg /L,體現了對電鍍行業特征污染物———重金屬離子從嚴的排放要求,同時COD 排放要求也提高至50 mg /L 以上。
2 電鍍廢水的處理方法簡介
電鍍廢水的處理方法按照原理分為: 物理法、化學法、生化法等。以下對各種特征廢水的處理方法進行敘述。
更多詳細內容請查看附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04131437212340.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