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高濃度硫酸鹽制藥廢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摘要:以企業廢水處理試驗結果為例,分析含高濃度硫酸鹽廢水處理的可行方法,由于國家對廢水排放執行比較嚴格的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制藥企業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多數制藥企業很難穩定達標。隨著水資源越來越緊張,水價不斷上漲,各企業節水工作力度也越來越大,用水量和排水量大幅度減少,這也對達標排放遭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對廢水處理的程度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制藥廢水,COD,濃度
目前,制藥行業廢水處理面臨達標排放的壓力很大,其中原因有制藥廢水成分復雜、處理難度大、不可生化物質多的因素,也有處理技術水平有限、設施運行管理不很到位的問題,在一定意義上講,也有排放標準比較嚴格的因素。由于制藥行業排放標準尚在制定當中,制藥企業除部分執行當地的地方標準外,大部分均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l996),在此標準中除COD指標有醫藥原料藥、生物制藥以及氨氮指標中醫藥原料藥行、具體要求外,制藥企業均按其他行業的指標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制藥企業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多數制藥企業很難穩定達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相當多的制藥企業生產用水復用率低,排水量大,有大量污染很輕的排水可以用作稀釋水,高濃度廢水經處理后與稀釋水混合,達標排放。隨著水資源越來越緊張,水價不斷匕漲,各企業節水工作力度也越來越大,用水量和排水量大幅度減少,這也塒達標排放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對廢水處理的程度和水平也提出r更高的要求。在相當多的制藥生產廢水中,除含有高濃度的有機物外,往往還含有高濃度的硫酸鹽,采用厭氧法處理此類含硫酸鹽高濃度有機廢水時,由于硫酸鹽還原菌引起的硫酸鹽還原作用,往往會對厭氧消化產生嚴重的抑制作用,具體表現為:硫酸鹽還原菌和產甲烷菌都可以利用乙酸和H2S而產生基質競爭性抑制作用(初級抑制);硫酸鹽還原產物——硫化物對產甲烷菌的毒害作用(次級抑制)。研究人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未能從根本解決硫酸鹽還原作用對厭氧消化的影響,致使采用厭氧工藝處理含高濃度硫酸鹽制藥廢水時運行效果難以穩定,同時產生的沼氣中H2S含量高又帶來一系列后續問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301151404011243.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