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套種及化學強化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持續修復效果研究
摘要
為了研究植物套種和螯合劑施用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長期修復效果以及對地下水可能的環境風險,采集廣東省樂昌市鉛鋅礦開采造成的重金屬污染土壤,通過滲濾池(0.9m×0.9m×0.9m)進行了7次植物種植試驗(約2.5a),共設置了單種超富集植物東南景天(Sedumalfredii)、單種低累積玉米(Zeamays,cv.Yunshi-5)、東南景天和玉米套種、以及套種+MC(混合螯合劑,檸檬酸:味精廢液:EDTA:KCl摩爾比=10:1:2:3,5mmol·kg-1)4個處理,連續監測植物、土壤和滲濾液的重金屬含量變化.結果表明,東南景天和玉米套種只適合在春夏季進行,套種顯著提高植物對Zn和Cd的提取效率;在秋冬季,套種或混合螯合劑均影響東南景天生長,降低了東南景天對Zn和Cd的提取;總體上單種東南景天處理對污染土壤的Zn和Cd的總提取量最大.然而,土壤Zn、Cd和Pb含量降低幅度最大的為套種+MC處理,與初始值相比降低幅度分別為28%、50%和22%,該處理土壤重金屬含量的降低,主要歸于混合螯合劑作用下重金屬向下層土壤遷移.滲濾水監測結果表明,在試驗期內,施加混合螯合劑提高滲濾水重金屬濃度,但未明顯超過地下水Ⅲ級標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412191348464882.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