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個轉變” 推動沿黃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沿黃河省(區)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制定實施《工作方案》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具體行動。沿黃河各省(區)積極安排部署,落實《工作方案》要求,本報自今日起刊發相關省(區)生態環境廳廳長署名文章,以饗讀者。
◆鐘承林
近年來,四川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生態環境部關于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有關工作部署,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明顯提升,環境風險防范體系愈加健全,為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奠定堅實基礎。2022年,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99.5%,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今年1—8月,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98%,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連續4年穩定消除,長江、黃河干流水質穩定保持Ⅱ類。
四川始終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結合實際印發實施四川省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方案,加快補齊園區污水收集處理短板,不斷提升園區環境規范管理水平,實現了從環保單打獨斗到部門齊抓共管、問題頻出到動態清零、時有超標到穩定達標的“三個轉變”。
一是實現從單打獨斗到齊抓共管的轉變。聯合經濟、住建等部門出臺加強園區環境監管的文件,進一步明晰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職能部門責任,并將有關工作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各地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從被動履責轉變為主動盡責,齊抓共管格局逐步構建,工作形成強大合力。
二是實現從問題頻出到動態清零的轉變。結合省級生態環保督察、“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等工作,扎實開展工業園區水污染專項整治行動,組織專家和業務骨干對全省148個省級及以上園區全覆蓋排查,發現問題330個,完成整改262個,整改完成率居全國前列。攀枝花市、遂寧市、巴中市、阿壩州提前完成整改任務,綿陽市、眉山市、廣元市整改完成率超過85%。
三是實現從時有超標到穩定達標的轉變。在全國率先建立園區超標預警機制,省市縣生態環境部門和各園區明確專人負責,做到當日預警、當日督促、當日回音。今年以來累計分析處理超標數據268條,向地方預警提醒148次,妥善解決超標問題6個,全省215個園區污水處理設施總體運行穩定,超標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雖然四川省已在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個別園區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突出,問題整改進展較慢;一些園區環境規范化管理水平不高,超標排污和事故性排放仍有發生。下一步,四川省將認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推進園區問題整治。以沿黃河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工作為抓手,在繼續抓好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問題整治的基礎上,將排查整治范圍拓展到各類工業園區,對發現問題實施清單管理,督導地方制定“一園一策”整改方案,明確整改責任、整改目標和整改時限,妥善解決園區環境問題,確保園區廢水得到有效處理。
二是優化園區超標預警機制。以入河排污口綜合管理平臺為依托,將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地方認定的重點園區的入河排污口、工業污染源、斷面水質等數據全面整合到綜合管理系統,逐步構建“受納水體—排污口—排污管線—污染源”全過程監管體系,實現園區、工業企業、考核斷面等聯合預警,有效遏制超標排放問題。
三是提升園區規范管理水平。完善園區環境管理機制,建立多方聯動的責任體系,實現問題“發現—上報—處置—反饋”閉環管理,推動園區環境管理標準化、專業化、規范化。加強環境執法和幫扶指導,督促運營單位規范運行,確保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達標排放。深刻汲取近年來突發環境事件教訓,常態化開展動態排查整治,將風險化解在源頭、消除在萌芽。
四是打造工業園區管理標桿。充分發揮標桿和樣板的示范引領作用,以先進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輕紡、醫藥健康等涉水行業所在園區為重點,推動初期雨水、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分質分類處理,加強工業廢水監控能力建設和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到2024年打造3—5個省級工業園區環境管理標桿,示范帶動全省工業園區管理能力和水平穩步提升。
作者系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