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短板
【谷騰環保網訊】近日,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了5個典型案例,均不同程度存在污水收集設施建設不到位、處理能力不足、溢流直排問題突出、污泥違規處置等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共性問題。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一直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關注的重點,不僅被列入此次督察重點關注事項,而且在第一輪、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典型案例中也曾指出一些地區的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在經歷了前兩輪督察后,此次5個典型案例全部聚焦污水,直指部分地區依然存在各種亂象,值得深入思考。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等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應與城市發展跑出同樣的加速度。各地應積極行動,補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短板。
堅持系統觀念,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城市建設發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總量平衡、適度超前投資建設城鎮環境基礎設施,著力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協同處置供給能力。
加大資金投入,補齊設施短板。加大財稅金融政策對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的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統籌優化污水處理設施布局和規模,推動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廠網一體化”建設。加快現有污水處理設施提標升級、擴能改造,對錯接、混接、破損、滲漏等問題實施雨污管網分流改造和破損管道修復。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礎設施,提高資源化利用效率。統籌污水處理廠污泥綜合利用和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實現污泥產量與綜合利用或處理處置能力相匹配。
強化監督管理,提升運營水平。制定城鎮環境基礎設施運營指導意見,完善監管機制,規范市場秩序,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利用效率和運營管理水平。堅持政府引導推動、排污者付費、市場化運作,嘗試引進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區域污水、污泥處理處置提供環境綜合治理服務,積極探索區域整體環境托管服務長效運營模式和監管機制,提高環境基礎設施運營效率和質量。同時,加強監督管理,通過開展現場和非現場執法檢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及時發現和補齊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存在的短板弱項,提升建設運營管理治理水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