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吸附的優勢和不足
電吸附作為一種新興的除鹽技術,有它獨特的創新性,自然也有些許的不足,尚待研究完善。
優勢
1、運行成本低:
該技術使用常壓操作,能耗比較低,其主要的能耗在于使離子發生遷移,如有必要還可以將所用的能量回收一部分過來(即將吸附飽和的模塊上儲存的電能再加到另一再生好的模塊上,也即所謂的“秋千式”供電方 式),這與其他除鹽技術相比可以大大的節約能源;同時,電吸附系統運行時不需添加阻垢劑、分散劑、還原劑等化學藥劑,為用戶進一步降低運行成本。
2、耐受性強,適應領域廣:
電吸附技術所采用的核心部件,是以惰性材料加工而成,物理、化學性能相當穩定,核心組件不易損壞,可以在較復雜的水質條件下穩定工作。電吸附除鹽技術對進水水質要求不高,因此,拓展了電吸附技術的適用領域。電吸附可以被廣泛應用于飲用水、廢水、污水處理等方面,包括冶金、化工、電子、電力、制藥、紡織、造紙等工業領域。對于那些污染較重,不需要完全除鹽的場合來說,電吸附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選擇。
3、水利用率高:
一般情況下電吸附系統的水利用率可以達到75%以上,經過特殊工藝組合,可達95%以上,這一特點對“零”排放項目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4.操作及維護簡便:
由于EST 系統不采用膜類元件,而且即使在預處理上出一些問題,也不會對系統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壞。鐵、錳、余氯、有機物、鈣、鎂、FG 值等對系統幾乎沒有什么影響。在停機期間也無需對核心部件作特別保養。系統采用計算機控制,自動化程度高,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較低。從理論上講,EST 模塊可以長期服役,預期壽命至少在20a以上。
5、無二次污染:
EST系統無需添藥劑,排放濃水所含成分均系來自原水,系統本身不產生新的排放物。濃水COD不濃縮,可直接達標排放,無需進一步處理。
不足
1、除鹽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在電極材料、模塊結構和工藝設計方面有待改進,若電吸附模塊內部的流道分布不均勻,會增加水頭損失,不利于電吸附。
3、再生時間較長,一般為36~42 min,占整個周期的1/3—1/2時間,影響得水率。
4、工程應用的實際經驗尚待總結積累。
因此,如何改善、優化電吸附技術,擴大應用領域是今后的研究發展方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