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業面臨環保問題嚴峻 廢水治理成心病
制革廢水不僅成份復雜,而且間歇排放,水質水量變化系數大,屬于典型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在各污染大戶中,制革工業的污染危害僅次于造紙業而居第二位。廢水來源主要是準備、鞣制兩個生產階段。生皮進廠首先進行浸水、脫毛工序,除去毛發、油脂等,操作大多在水溶液中進行。
目前,我國制革廢水處理在處理率和達標率方面都存在許多問題。隨著排放標準的不斷嚴格,制革行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環保問題,且污泥的處理又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三溪片制革企業實施污染整治
皮革行業為三溪片傳統產業,在上世紀80年代多以手工制作為主,進入新世紀后,機械化制造為企業帶來便捷與盈利的同時,卻給周邊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后果:COD含量大幅超標的廢水污染。接到當地群眾的投訴后,甌海區環保局對三溪片制革企業進行了行業內的污染整治。
目前,限期治理制革企業62家,同時驗收制革企業23家。經整治,企業排放廢水中的COD含量,從原來的5000-8000mg/L,下降到300mg/L,完成了達標排放。此外,相關企業還進行了操作工培訓,提高了相應的操作水平,為行業制革整治工作打下基礎。
興業皮革提高廢水回收利用率
作為制革企業,公司一貫重視環保工作,以“綠色皮革,百年興業”為使命,以“創中國綠色皮革第一品牌、成為中國綠色皮革帶頭人和世界綠色皮革領先企業、為世界名牌服務”為愿景,堅定不移地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型皮革工業發展道路,近年來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建立了完善的環保管理與監督體系。隨著先進環保設施和環保技術的應用,有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時提高了廢水回收利用率并增加了廢水的循環使用效率。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環保型皮革專用染料、高吸收鉻鞣劑、蛋白質填充復鞣劑、高檔皮革涂飾阻燃材料、高檔皮革助劑等新材料;同時,研究環保制革新工藝,實現了廢渣無害化、資源化,廢水綜合利用、鉻鞣廢液的循環利用、浸灰廢液的循環利用。
制革廢水實現零排放
2011年7月,一臺據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革廢水再利用循環設備”在商丘市一家化工企業投入運行。據介紹,該套“制革廢水再利用循環設備”從研發到制成,歷時五年,耗資近億元,其中包含有2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與會多位專家均認為,商丘研發的這套污水處理設施,從設備的規模,到污水處理效果,均處于該行業的領先位置。
被譽為中國“皮革行業科技先導”的溫祖謀教授與會發言時對這一成果給予了高度贊揚。他說:“它的成功研制,在國外很多著名化工商中也是聞所未聞的。它完美實現了廢液無限期循環再利用,最大限度降低了制革工業的污染,最大限度提高了生皮利用率,保護和凈化了生態環境,實現了零排放,這也是該行業界的一重大突破。”
據悉,與會專家的鑒定結論是,該設備可對產生的廢水通過微生物技術進行充分的分流、分解、再利用,保證了廢水的安全性,比其他同類產品節能50%、節水達90%以上。達到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目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