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投3億多率先開展PM2.5監測防治污染
連續多年,長春市民享受“藍天”的天數,在全國來說都是較多的,居住環境也是比較潔凈的。
2002年,長春市榮獲“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如今,它成為一張彰顯長春魅力的“綠色名片”。
為了鞏固和發展“國家環保模范城”的創建成果,長春市先后制定出臺了《長春市服務業環境污染防治條例》、《長春市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和《長春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下發了《長春市聯保共建“環境保護聯合執法機制”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10余個環境保護的決定及相關實施方案、責任制度和考核辦法。
針對傳統產業存在能耗高、污染重等問題,長春市近年來關閉200多戶裝備落后、污染嚴重、能耗高、效益低的小型工業企業,審批建設項目7259個,全部實施了環境影響評價。
近年來,長春市投入3億多元大力開展空氣污染防治,治理不合格鍋爐3200余臺,淘汰分散供暖鍋爐1650臺,取消了市區水泥企業的立窯生產。完成了環高速公路90公里長150米寬綠化帶建設,建設了雕塑公園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公園和廣場,積極開展推廣清潔汽車行動,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4652輛。“長春市中心城區空氣污染治理項目”被授予“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積極開展“生物治水”工程,先后建成了北郊、雙陽、西郊、天嘉等城市污水處理廠,重點實施了伊通河及支流水系和北十條、宋家、小南等明溝綜合治理工程。自2011年以來,對125個建設項目加強排查,跟蹤督導280家單位完成了整改治理任務。
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今年新增3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完成了城區10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提升改造。在全省率先開展細顆粒物(PM2.5)監測,并正式向公眾發布環境空氣質量實時監測信息。長春環境保護網網站()對監測信息每小時更新一次最大限度地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