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給袋式除塵帶來了什么
我國以煤炭為主的一次能源結構決定了火力發電是我國的主要電力生產方式,火電廠排放的煙塵是我國的主要大氣污染源,控制火電廠煙塵排放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最近火電行業實行的“超低排放”在山西、山東等部分省市已全面推行,成為電廠環保的大勢所趨。超低排放對除塵標準要求的大幅提高,使得電廠對除塵效率的要求提高。袋式除塵作為一種主要除塵方式,有較高的除塵效率,但目前在電廠除塵的市場份額較低,那么興起的超低排放給袋式除塵帶來了什么,筆者是這么認為的:超低排放為袋式除塵帶來的是機遇,更是挑戰。
增長爆發之良機
我國火電行業原主要使用靜電除塵設備,隨著排放標準的提高,采用袋式除塵器的火電廠日益增多,尤其是新建的大型火電廠對袋式除塵器的使用比例有了顯著提高,原有火電機組則采用“電改袋”的形式將靜電除塵設備改為袋式除塵設備,袋式除塵設備將成為我國火力發電行業煙氣除塵的主要選擇。
目前我國火電行業袋式除塵設備的應用比例不足30%,而主要西方發達國家(如歐洲國家、澳大利亞等)火電行業袋式除塵設備的應用比例達到或已超過50%。國家對火電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提高以及袋式除塵技術在該行業的成功應用,帶動了袋式除塵行業的發展。如果全國已投運的8.6億千瓦火電機組安裝的靜電除塵器全部改造為袋式除塵器或電袋復合除塵器,平均改造成本50元/千瓦,則潛在改造市場空間約300億元。電廠超低排放的高要求將給袋式除塵行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袋式除塵無疑迎來了有一個增長爆發的良機。
推動技術再升級
袋式除塵行業總體來看,袋式除塵行業部分中小企業由于研發力量薄弱、技術含量較低、生產規模較小,企業利潤水平相對較低,而市場占有率的擴大需要建立在袋式除塵技術具備較好的除塵性能之上。三維絲袋濾技術研究院院長蔡偉龍曾分析,現役袋式(電袋復合)除塵器雖然大部分能夠滿足30毫克/標立方的排放標準,但要實現燃煤電廠所期待的“超低排放”尚存在一定壓力。“其中,與電除塵器相似,也存在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袋式除塵器大多仍然使用普通針刺氈濾料,精細化或超精細化濾料尚未得到大規模應用。”蔡偉龍說。
目前袋式除塵行業在諸多方面都有待完善:技術和生產工藝方面,、品牌與信譽方面、資質資金方面、人才方面等等。單單從環保技術而言,要實現電廠要求的“超低排放”,絕非技術上的升級、產品性能的提升就能夠達到。這是一個系統的問題——包括主機設計參數、濾料選型、濾袋質量、安裝運行等一系列全壽命周期的同步配合,甚至,它要求其他環保設備,如脫硫、脫硝設備的支持與協調。蔡偉龍在回答袋式除塵器如何實現“超低排放”這個話題時指出:“首先涉及主機設計參數的優化,如采取降低過濾風速等措施來降低運行阻力;其次,在濾料選擇上,對于普通濾料而言,可以通過增加克重的方式來提高效率,但這意味著運行阻力也會相應提高,所以建議選用精細化或超精細化濾料,來達到結構設計與工藝升級的目的。”濾料是濾袋的生命力核心所在,要想使得袋式除塵的效率更高,濾料行業必須不斷改進產品性能,研發高性能產品,以滿足超低排放的大趨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