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污染不妨預估得嚴重一些
央視近日披露,我國主要河流,包括珠江廣州段受抗生素污染嚴重。就珠海自來水水質安全問題,珠海水務集團表示,新國標規定的106項檢測項目中,并沒有抗生素的對應指標,必要時將委托專業機構進行檢測。(見12月30日南都珠海讀本)
此前有媒體報道介紹稱,我國是世界上臨床治療和居民用藥兩大環節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自然水中的抗生素污染,對于人體的直接影響并不大,但長期食用則可能造成抗生素“濫用”效應。市民對自來水中抗生素污染表達關切,并非杞人憂天。
珠海的自來水的原水取自西江干流磨刀門水道,水質優良,加上本地的三級化驗執行嚴格,保證了“極高品質”。但這種“極高品質”,并不包括對抗生素的檢測結果,因而現有的檢測項目并無抗生素指標。
應該說,珠海水務集團此番接受南都采訪作出的回應,還是相當誠懇的,如實相告,承諾關注,必要時委托專業機構檢測。這份坦然,有助紓解市民在此問題上的焦慮,也為主管部門和水務集團啟動自來水抗生素污染檢測創造了時間。
現在的問題是,珠海市主管部門和水務集團會如何研判這項污染檢測,何時啟動,怎樣檢測,以什么樣的方式實現公眾參與。在筆者看來,抗生素污染在我國已是較為普遍和嚴重的問題,且長期未受到政府和公眾的應有重視,因而不妨把問題預估得嚴重一些。
珠海市環保、水務等主管部門應會同周邊的江門、中山等市首先開展對可能造成抗生素污染的生產排放環節進行摸排調查,在此基礎上對三市自來水取水水源進行多點取樣送檢,并同時抽取農業灌溉的江河取水樣本送檢,送檢結果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摸排調查和取樣送檢環節應確保實現實時公開,邀請媒體記者和公眾代表參加。
不管結果如何,珠海都應支持水務企業在自來水水源地和生產環節引入相應的檢測和凈化技術,增加本地自來水檢測項目,從根本上解除自來水抗生素污染對市民健康的威脅,也只有這樣,才能化解市民擔憂。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