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有望高歌猛進 政策保守瓶頸有待打破
更新時間:2015-07-29 09:51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
閱讀:1877
2015年兩會,有關大氣污染治理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提案成為熱門話題。同時,2015年1月1日起,最新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如今新的環保部長也已經上任。這一切好像預示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與市場的政策力度將再次加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領域可謂政策利好不斷。首先,中國制造2025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從近期看,各地都在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開啟綠燈。如7月17日廣州工信委就聯合一百多家黨政機關、公共機構、本土重點企業搞了一場新能源汽車推廣大會,其目的也是為了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普及。
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85萬輛,同比增長3倍。分析指出,從國家加大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傾向性鼓勵,以及充電站樁等配套設施和產業鏈的投資升溫來看,新能源車行業有望繼續高歌猛進。
著名汽車行業評論員張志勇表示,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和充電設施情況有很大改善,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加之許多地方的汽車限購政策也給消費者帶來了購買動力,從這些情況來看,新能源發展前景只能越來越好。
但目前,政策保守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瓶頸,除了政策方面的各種因素,市場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技術與安全的疑慮,仍讓消費者顧慮重重;基礎設施網絡的不健全,也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產品中缺乏足夠的信心。諸如此類種種的障礙,始終讓新能源汽車市場難以有實質性的突破。
“目前新能源車市場最大的阻礙還是政策,現行的政策仍非常保守,國家推動的試點本身就讓非試點城市或者地方被排除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之外,所以不應當實行試點,而是應該放開,讓全國所有的市場和所有的消費者都能夠享受到購買新能源車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潛力爆發出來,也能限制某些地方實施地方保護主義,地方保護主義在巨大的市場面前會顯得微不足道。如果把試點城市取消,把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向全國,那么新能源車的增長速度比現在快很多。”張志勇如是說。
根據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至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快車道不假,但在政策方面的力度仍待加碼。
日前,北京市科委雙新處處長許心超表示,“充電國標的修訂工作已基本完成,開始征求意見,并有望在今年8月正式發布”。許心超表示,此次充電國標的核心在于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規范化、一致化,且不同車型充電插口將統一,并采用標準化的充電樁。
“新能源車充電國標出臺能夠消除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擔心的充電難問題,這樣一來,新能源的銷量將再次增長。對新能源車的生產商來說是利好,同時,對于充電設施的生產商來說,由于規范了充電樁的標準,可以使其有目標地去進行新能源車充電樁的安裝,減少成本,有利于推廣。”張志勇表示。
此外,有消息稱,由能源局牽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指南》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也即將公布,業內人士表示,多重利好政策將推動新能源車市走上一個新的高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