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廠應該建在地下?看看總工怎么說!
2015年,地下式污水廠在全國各地風靡,地下污水處理廠建設迅速,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呈明顯增長趨勢。土地資源緊缺、污水處理廠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等現實問題使地下污水處理廠成為很多環保企業設計的首選。然而同時,一些質疑的聲音也此起彼伏,他們認為地下污水處理廠投資高,實施難度比較大,運行管理起來不方便。那么,建地上污水處理廠還是地下的,由誰說了算?
盲目放入地下 不省錢也不省心
有些地下污水處理廠只是被直接從地上移到了地下,不考慮現實因素。前期造價高。運行以后通風量大,耗能高。而且檢修很不方便。
“我覺得這樣的設計可以優化,沒有必要完全放到地下去,可以做成半地下式的。”曉清環保集團總裁(總工程師)韓小清表示。
地下污水處理廠 存在即有必要性
地下污水處理廠就像一種工藝一樣,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土壤。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地下污水處理廠,有的地方有建設的必要性,有的地方沒有。雖然有可能被政府的政策左右,但是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北京碧水源分北京公司久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藝總監李玉穎介紹,“我們公司有一個地下污水處理廠的項目,這個項目的設計理念綜合考慮了處理工藝、經濟造價、城市地價等因素,最后我們把城市地價這一因素作為重點考慮因素。如果把污水處理廠搬到郊外,然后引管道出去,那么原先規劃的管道都需要修改,管網沿線的拆遷等的投入都會很大。所以我們決定在原址做地下污水處理廠,然后上面做綠地,不是開放式的公園,但它起碼是一個綠地的指標。做出來之后的效果也很好,居民會把這個地方當成綠地,他們不會認為這是一個污染源,所以這個項目的推進沒有遇到什么阻力。其次,周圍的地塊升值沒有受到影響,這對當地政府來講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地塊的升值,這個水廠稍高的成本可以忽略。”她認為地下污水處理廠是一種市場需求,存在即有它的必要性。但是若要地下污水處理廠遍地開花,那是不明智的。
地下污水處理廠 監管檢修不能忽視
環保需要投入,不只是前期的建設,建成運營以后一樣需要。但是很多項目在運營以后被關注的不夠,監管也沒那么細致。
地下污水處理廠不是一種純技術,是一種設計理念。地上地下,怎樣合理怎樣做。地下污水處理廠要更加重視檢修以保證安全。北京朗新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韓買良表示,“地下污水處理廠有一個弊端,埋到地下沒人關注,檢修人員、管理人員不夠重視,容易產生問題,所以地下污水處理廠更要重視監管檢修。”
是否建地下污水處理廠要綜合考慮多方因素,要看國情,要分區域,不能盲目推廣、普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