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賬環境賬一起算: 環保稅促河北排污企業加速綠色轉型
今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以“法”的形式,明確表達了“污染者付費”的導向。隨著首個納稅申報期結束,環保稅“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正向激勵機制作用得到初步發揮。
據統計,一季度河北省環保稅納稅人申報稅款7.62億元,扣除減免稅款2.7億元,實際應征稅款4.92億元,較去年同期排污費收入3.93億元增長25%,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強,僅次于江蘇省,名列第二。
河北省繳納環保稅行業排名中,鋼鐵行業高居第一。鋼鐵大市唐山首季度繳稅1.35億元,在設區市中繳稅金額最多,占全省總環保稅收入的27.4%。
唐山瑞豐鋼鐵從2002年成立至今在環保上投入超過20億元。受益稅收減免,該企業一季度繳納環保稅233.6萬元,相比去年一季度的排污費764.7萬元,少繳531萬元。
瑞豐鋼鐵新環保設施正加緊施工。記者煙成群攝
5月15日,在瑞豐鋼鐵廠區,企業環保處副處長李文斌指著一片正緊張施工的工地說,這是公司正在建設的脫硝項目,總投資2億多元,預計10月份投入運行,年可減少1500多噸的氮氧化物排放。“經測算,我們一季度環保稅應稅污染物中,氮氧化物排放占了68%,新環保設施投入使用后,還可以大幅減少環保稅的繳納。”
“對于企業而言,規范的稅收法律政策為我們計算和繳納環保稅提供了政策依據,增強了環保意識和法制觀念,節能減排動力增強。公司在生產中注重材料的無害和循環利用,主動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同時制定嚴格、獎懲分明的環保管理制度,全體員工參與環保治理的熱情和積極性大大提升。”李文斌介紹。
“一個企業環保治理程度怎樣,從廠區植物上的一片葉子就可窺見一斑。”李文斌說,公司今年將新增綠化面積500畝,使總綠化面積達到1250畝,建成環企綠化帶,打造綠色生態鋼城。
搞環保成本高,但不搞環保代價將更大。對于企業來說,從以環境為代價換取利潤的原始生存方式,向綠色產業升級模式轉型已非常緊迫。
在唐山路北區的大唐唐山熱電公司西南門口的LED顯示屏上,路過的市民可以看到公司三項污染物指標的實時排放情況。
“面對煤價上漲、企業虧損、環保治理等壓力,我們近年來累計投入5億元進行除塵、脫硝、脫硫改造,完成了煤場棚化改造,成為唐山第一家運行電廠完成儲煤場棚化的企業。今年一季度公司獲得環保稅減免39.76萬元。”大唐唐山熱電一位負責人介紹。
大唐唐山熱電公司技術人員介紹發電機組運行中的環保問題。記者煙成群攝
同南方一些省份不同,河北一季度未對養殖業征收環保稅。“我們養殖場養了20萬只蛋雞。本來就利潤低、風險大,聽說環保稅要征收的話,每只雞的成本要增加1元錢,我們壓力很大。”平山縣柳林農業公司的經理樊明月有些擔憂地說。“如果征收環保稅,養殖場必須上糞便處理設備,至少要投入二、三百萬元,希望省里出臺相關補貼政策。”
河北省地稅局稅政一處處長高會民介紹,環保稅作為我國首個專門的“綠色稅種”,對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行為征稅,覆蓋了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主要污染物。從統計數字看,全省排污主體中86.4%的企業實現稅費標準平移。
記者了解到,環保稅開征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是為了讓企業既算經濟賬又算環境賬,使高污染、高排放企業加速綠色轉型,讓清潔生產的企業獲得發展先機。總體來看,同國內其他地區一樣,一季度河北省環保稅產生了“一降兩增三促進”的“綠色效益”,即污染物排放降低,地方環保治理的投入力度及稅收優惠力度增加,同時環保稅對鼓勵清潔生產、集中處理、循環利用的促進作用明顯。
“從排污費到環保稅是一個平穩過渡的過程,鑒于環保稅征收時間較短,還未完整顯現政策引導效果,下一步我們將與省財政廳、省環保廳共同對部分未明確污染物排放計算口徑的行業進行研究,確保河北省費改稅后不遺留管理空白。我們還將進一步優化環保稅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作用,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助力污染攻堅戰。”河北省地稅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朱清郁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