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廠網一體化建設
國務院在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廠網一體化”建設。“廠網一體化”建設符合城鎮排水系統的內在特性,有助于充分發揮其水環境保護功能。
01 |“廠網一體化”建設背景
排水管網以收集和輸送污水為目的,污水處理廠則肩負著污水處理和達標排放的目的。作為市政污水的被動承接方,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效能受到排水管網發展變化和運行狀態的顯著影響。例如,排水管網隨城市發展同步建設,而污水處理廠并未同步改擴建,造成排水管網來水超出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排水管網存在廣泛的地下水入滲和雨污混接問題,由于缺乏有效的污水水量、水質預報、預警措施,導致污水處理廠長期面臨著負荷沖擊問題。
上述問題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我國大多數城市的污水處理廠與排水管網運營管理的不統一問題,即分屬于不同管理單位。由于不同管理單位的運營目標和考核標準等的不同,間接產生了廠網統籌建設及協調運行等多方面問題,導致城鎮排水系統不能完全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02|“廠網一體化”基本概念
“廠網一體化”是指對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處理廠和排水管網基于污水水量、水質和水位等基本要素進行統籌建設和協調運行,以保證整個排水系統的安全和高效運行。
水量與水質是排水管網收集輸送污水的結果,也是污水處理廠運行工藝優化調控和進行改擴建改造的決策依據;水位取決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調控,對于重力流排水管網而言,也是影響其運行安全(產生管道淤積、影響排水通暢)的重要因素。
03|“廠網一體化”運行模式
水質保障:通過點源水質監控,路由水質水量預報預警,超標排水、外來清潔水溯源管控,以及無機雜質廠前去除等基本方式,旨在保證污水處理廠進廠污水符合工藝設計要求。
水量調度:通過評估和挖潛排水系統蓄排容量和處理能力,制定不同情形下超量污水的內外調度方式,以實現在降低排水管網對特定污水處理廠造成負荷沖擊的同時,充分利用其他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
水位調控:排水管網水位取決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調控,其在合理的低水位范圍內運行,能夠有效實現“管網淤積防治、維護搶險配合以及防汛預警廠網聯動”的目的。
04|“廠網一體化”未來展望
上述提到的“水質保障、水量調度、水位調控”3種廠網一體化運行模式,基本涵蓋了未來城鎮排水系統智慧化運營管理的核心內容。隨著廠網一體化基礎設施的廣泛建設,以及以5G、AI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新基建不斷補齊排水系統信息化短板,城市排水系統建設才能在真正意義上邁上智慧化發展的道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