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家電以舊換新,除了補貼,消費者還關心什么?
【谷騰環保網訊】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點,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家電以舊換新更是重頭戲之一。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平均每年約有2.7億臺家電超過安全使用年限。新產品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方面表現更為突出,以舊換新既能拉動投資和消費,還能促進節能降碳、減少安全隱患,既惠民、又利企,一舉多得。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加大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支持力度,為推動以舊換新打出組合拳。
我國的家電消費已經走過了“從無到有”的階段,當前以舊換新的著力點在于“從有到優”。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必要的鼓勵性、刺激性措施,要增強消費者以舊換新的內生動力,需要更多在提高消費意愿上下功夫。
比如,電視機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家庭娛樂的中心,每當夜幕降臨,全家圍坐欣賞電視節目,共享快樂時光。但如今,電視機更多時候淪為一個裝飾品,即使打開電視,也只是作為“背景聲音”使用。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顯示,自2016年以來,我國的電視開機率由70%斷崖式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30%。對一件使用率很低的物品,讓消費者繼續投資換新的意愿并不會太高。
與電視相比,冰箱、空調更是曾經很多家庭中的“奢侈品”,“超期服役”的現象更為普遍。雖然空調、冰箱在能耗、功能、外觀設計等方面進步明顯,但在很多消費者看來,只要還能制冷,就不用換。即使有故障,修一修也不影響正常使用。而且,舊機不值錢、新機不便宜、換新流程過于繁瑣,也是部分消費者拒絕換新的原因。
增強消費者的換新意愿,既要讓消費者認清老家電的問題,也要切實感受到新產品的優勢,更要解決換新、使用過程中的難點堵點。
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宣傳。一方面,讓消費者認識到家電超期服役存在的安全隱患,比如電器內部電線老化可能導致短路、空調室外機可能因結構件老化而存在掉落風險等。另一方面,要讓消費者看到新產品的優勢,認識到家電換新真正能夠帶來全新的生活方式,比如嵌入式冰箱不僅美觀,而且實現了分區保鮮;空調創新聰明風技術,空調風不再直吹人體等。
同時,要多方發力,直擊痛點、打通堵點。合理的補貼標準、便捷高效的換新流程,是推動消費者換新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還需要協同施策,提高相關家電產品的使用率。使用率提高了,迭代更新才能持續。
比如,電視機使用率降低,不僅因為手機、平板等終端的沖擊,也與使用便利性下降也有關系。以前的遙控器能一鍵開機,如今必須認真打量手里的兩個遙控器,摁錯了順序就開不了機;以前打開電視就能選擇心儀的頻道和節目,如今先要看一段開機廣告;雖然電視提供的內容越來越豐富,但大都需要付費成為VIP才能使用……相信解決了這些“槽點”,讓看電視這件事變得跟以前一樣簡單,會讓更多人愿意回到電視機前。同時,還需要在發展內容產業上發力,豐富高質量內容的供給,提供更多免費優質的內容。
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需要產供銷、上下游、線上線下協同聯動、綜合施策。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終點,也是新一輪再生產的起點。以舊換新工作的開展,也將影響到生產端,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高,讓更多高質量的耐用消費品進入居民生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