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油煙異味擾民難題如何解?
【谷騰環保網訊】餐飲油煙異味擾民問題已成為各城市的“頑疾”,每年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都會收到關于餐飲油煙擾民的投訴。由于餐飲服務從業者眾多、流動性大,且普遍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這些油煙擾民問題雖經相關部門多次整治,但仍然屢禁不止。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餐飲油煙擾民問題存在四大癥結。首先,選址不當是首要問題。許多被投訴的餐飲店,其經營地址緊鄰居民樓,屬于商住混合類型,且缺乏專用煙道,油煙直接排放至外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品質。這與《大氣污染防治法》中關于餐飲油煙排放的嚴格規定背道而馳。
其次,建設不規范也是一大問題。被舉報的餐飲經營戶在裝潢、安裝經營設施過程中,主要考慮經營面積、裝潢效果,基本沒有預留油煙凈化設備、排風機、隔油設施等專用配套空間,給后續完善環保設施帶來不便。一些經營戶雖建設安裝了油煙凈化器,但不符合《飲食業環境保護技術規范》(HJ554-2010)要求,如油煙排放口與周邊環境敏感目標之間的距離不足問題。
再者,資金投入大也是餐飲店面臨的一大難題。由于選址不當、缺乏專用煙道,一旦被投訴,餐飲店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整改,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等,這無疑增加了其經營成本。
最后,監管不力也是導致這一問題難以根治的重要原因。目前,對于餐飲油煙排放的監管,仍主要依賴于人工巡查和群眾投訴,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進行實時監控和預警。
為了根治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各地應細化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組織相關部門開展餐飲油煙治理聯合執法,嚴查不安裝、不使用油煙凈化裝置的違法行為。同時,應當明確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單位與環境監管網格人員的責任,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對轄區內所有餐飲經營戶開展“家家到”普法行動,通過面對面普法形式,向餐飲店鋪經營者講解環保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守法意識,規范經營行為。
其次,應加大對餐飲經營者的宣傳教育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普及環保法律法規知識,引導經營者自覺遵守相關規定。同時,在為餐飲經營者在辦理相關手續過程中,審批許可部門應當源頭告知經營風險,普及法律法規知識,宣傳國家油煙治理行動,引導經營戶守法經營。當然,審批許可部門在宣傳引導中,不得將“油煙”作為設置經營主體準入準營條件,不得違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要求。
此外,要加強技術監管手段的應用,從人防向技防轉變。如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通過安裝智能油煙在線監控儀等設備,實現對餐飲油煙凈化設施的實時監管,開沒開、用沒用、排放濃度達標與否,遠程就能看到。又如上海市徐匯區建立“守法服務小程序”,方便餐飲經營戶自主上傳油煙凈化設施清洗結果等信息,提高監管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生態環境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