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層面如何落實排污許可制?
【谷騰環保網訊】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排污許可制在縣級層面的落實對于環境治理意義重大。縣級生態環境部門作為基層環境管理的核心力量,肩負著在排污許可制實施過程中開辟創新路徑的重任。對此,筆者有以下思考。
創新管理路徑,拓展排污許可管理范疇
完善法規標準,填補管理空白。全面推行排污許可制已成為當前環境政策管理的明確導向,然而在縣域層面,部分排污管理領域仍存在不足。以工業噪聲和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污管理為例,在許多縣域內,相關規范不夠精細。一些小型加工廠的工業噪聲嚴重干擾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但由于缺乏將工業噪聲明確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法規依據,監管工作常常陷入困境。工業固體廢物的管理也存在類似問題。因此,加快完善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迫在眉睫。應清晰界定工業噪聲、工業固體廢物等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具體要求和流程,為監管工作筑牢法律和制度根基。
納入多元要素,創新管理路徑。在新興污染物管理的探索之路上,可借鑒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例如,某些沿海縣域嘗試將海洋工程排污納入許可管理范疇。它們與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共同制定出契合海洋工程特點的排污許可標準和監測方法,彌補了海洋工程排污管理的空白。這一創舉為其他地區將電磁輻射、畜禽養殖氨排放等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提供了參考范例,為拓寬排污許可管理范疇開辟了新思路。
構建新模式,強化排污許可核心地位
銜接融合制度,實現要素覆蓋全面化。加強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的銜接工作至關重要。比如,某縣在新企業入駐審批環節,將排污許可要求前置到環評流程之中,要求企業在環評報告里詳細規劃排污許可申請后的污染排放控制措施。如此一來,從項目的規劃伊始便確保其符合排污許可要求,實現了從項目建設到運營全過程的環境管理要素全面覆蓋,極大地提升了環境管理效能,為構建科學合理的環境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
推行“一證式”管理,落實主體責任。以某地的化工企業為例,在推行 “一證式” 管理模式后,企業依據排污許可證的要求,精心構建了一套涵蓋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工藝優化到末端污染治理的全過程環境管理制度。通過明確各個環節的排污責任,企業內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監督與管理機制,環境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這也為生態環境部門的監管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責任框架和詳實的數據支持,有力地強化了排污許可在環境管理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探索保障新舉措,推動排污許可高效實施
優化升級平臺,提升管理效能。某縣針對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進行本地化優化,并開發了便捷的移動端應用。這一舉措為監管人員帶來了極大便利,他們借助手機就能隨時查看企業的排污數據和許可證執行情況,一旦發現異常,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并及時處理。對于企業而言,也可以輕松地在移動端提交許可變更申請、上傳監測報告等,信息傳遞效率大幅提高,監管工作更加便捷高效,為排污許可制的順利施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加強宣傳培訓,提升各方共識。在宣傳工作方面,可以精心組織開展排污許可制宣傳周活動,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方式,向企業和公眾廣泛宣傳排污許可制的重要意義及相關政策法規。線上可利用政府官網\社交媒體平臺等渠道發布宣傳資料和視頻;線下則可采取舉辦現場講座、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進行。在培訓方面,針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開展排污許可審核要點、執法監管技巧等專題培訓,提升其業務能力;面向企業人員,舉辦排污許可證申報流程、自行監測規范等培訓課程,增強企業對排污許可制的理解和執行能力。通過全方位的宣傳培訓,提高各方對排污許可制的認識,為制度的高效施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生態環境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