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數據壁壘,織密重型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網
【谷騰環保網訊】當前,重型柴油貨車作為流動污染源,其尾氣排放治理已進入攻堅階段。然而,各省之間的數據壁壘導致污染治理陷入碎片化困境,嚴重制約了治理成效。
數據不通帶來三大治理困局:一是監測標準不統一,各省“各唱各調”;二是執法尺度不一致,存在“忽緊忽松”現象;三是超標車輛跨省“打游擊”,逃避監管。例如,某省查處的超標貨車,換個省份又能正常上路;不同省份的電子運單與排放數據無法互通,形成信息孤島。這種割裂的治理模式不僅削弱了監管效力,更在客觀上縱容了環境違法行為。
破解這一困局的關鍵在于構建全國“一盤棋”治理體系。首要任務是建立跨省數據交換平臺,實現排放監測標準、車輛定位系統、油品質量監管的三大統一。通過數據共享,讓超標車輛在省際卡口無處遁形,讓劣質油品在流通環節徹底斷鏈。
值得肯定的是,生態環境部近期編制的《關于進一步優化機動車環境監管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已明確提出要強化數據共享和協同聯動,這為打破數據壁壘提供了政策依據。
推進全國一體化治理需要多方協同發力。各省份要主動拆除數據隔離墻,企業要如實上傳行車檔案,技術部門要搭建高效的數據橋梁。當北斗軌跡、OBD診斷、路檢抽查等數據實現實時共享和互聯互通時,“流動污染源”才能真正被管住。
生態環境治理本就應該全國一盤棋。在重型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中,打破數據壁壘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讓我們以數據互聯為“針”,串起污染治理的“線”,為人民群眾織就更嚴密的藍天防護網,共同打贏這場污染防治攻堅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