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發電裝機首次超過火電意味著什么?
【谷騰環保網訊】4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風電光伏發電合計新增裝機7433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4.82億千瓦,首次超過以燃煤為主的火電裝機容量(14.51億千瓦)。這一里程碑時刻,展現出我國在能源結構調整和清潔能源發展上的決心與行動力。成績的背后,則是我國對能源轉型升級的高度重視,是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與市場驅動共同作用的結果。
近年來,我國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密集出臺了《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明確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分布式能源開發及電網配套升級。與此同時,新能源投資和研發力度不斷加大。全國重點調查企業電力投資完成情況顯示,2024年電源投資中的86.6%都投向了非化石能源發電,帶動了整個清潔能源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全球最高海拔風電項目的首臺風機于去年在西藏八宿縣吊裝完成,標志著我國在極端環境下發展新能源的重大突破;遼寧營口啟動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機組發電,則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大型風力發電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不僅展示了我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進步,也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動力。從全球視野來看,我國在能源轉型領域也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報告指出,過去10年,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于中國創新、中國制造、中國工程。我國企業海外清潔能源投資遍布主要國家和地區,涵蓋風電、光伏發電等主要領域,在實現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有力支撐了相關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尤其在當前,全球氣候治理面臨多重挑戰,發達國家減排承諾屢屢“打折”,發展中國家能源轉型受制于技術與資金瓶頸,甚至有個別大國反復“退群”并承諾大幅擴大化石燃料開采,拖累了全球氣候治理進程。與此同時,近幾年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多地頻發,2024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這些都提醒著我們全球變暖正在加速。在這種嚴峻形勢下,我國堅持一以貫之,用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心、行動和成就對沖種種不確定性,展現出的強大行動力更顯珍貴。
我國新能源發展已取得歷史性成就,未來如何鞏固優勢、突破瓶頸,將規模擴張轉化為系統韌性,仍是我國能源轉型急需回答的課題。比如,風、光等資源的不確定性,使得可再生能源呈現出間歇性、不穩定性的特點,這就對新型儲能提出了迫切需求。今年,浙江在個別時段出現-0.2元/千瓦時的電價,山西、山東、廣東、甘肅等地此前也出現過零電價或負電價,這就需要繼續優化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完善電力市場機制,實現新能源在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和協同消納,讓新能源發得出、供得上、用得好。
推動能源綠色轉型,不僅關乎我國自身高質量發展,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站在風光發電裝機首超火電這一新起點上,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向著綠色發展的方向邁進,為共建清潔、美麗、可持續的世界注入強大動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