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深度調整:“生存戰”打響,新機遇浮現
【谷騰環保網訊】“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上市光伏主產業鏈企業整體凈虧損達125.8億元,虧損幅度同比增加274.3%。”近日,在光伏行業2025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介紹道。
2025年,中國光伏行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度調整期。數據顯示,全產業鏈面臨“量價齊跌”的嚴峻挑戰:多晶硅、硅片等上游環節產量出現負增長,組件價格較2020年高點暴跌超60%。與此同時,行業洗牌加速。2024年以來,已有超40家企業公告退市、破產或兼并重組。
行業發展路在何方?亟待破題。
產業鏈“大洗牌”
“2025年上半年,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舉步維艱。”王勃華說。
在制造端,2025年上半年,國內光伏電池片、組件產量增速已保持在15%以下,多晶硅、硅片產量出現負增長。與2020年行業高峰期相比,各環節主流產品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
出口市場表現分化。2025年1-6月,光伏產品出口呈現“冰火兩重天”:硅片出口量同比下降7.5%,組件出口量下降2.82%,但電池片出口卻逆勢增長74.4%。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連續兩年同比下降,上半年出口額同比減少26%。上半年光伏產品的出口額同比下降26%。
在此背景下,不少企業經營陷入困境,行業洗牌加速。
其中,江蘇陽光、愛康科技、億利潔能等企業因經營困難相繼退市。神華(北京)光伏、華夏聚光等企業未能挺過行業寒冬而破產或申請破產。中利集團、無錫尚德等進行重整。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光伏行業正經歷“去產能、調結構”的陣痛期,預計未來一段時期,行業整合仍將持續。能否在價格戰中存活下來,將成為檢驗企業競爭力的試金石。
行業調整現亮點
雖然上半年光伏行業整體形勢嚴峻,但不乏出現一些亮點。
光伏應用端上半年新增裝機超過200GW,同比增長107%,創歷史新高。王勃華表示,2025年,中國光伏裝機規模預期將上調,國內主要支撐因素將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項目基礎扎實,已備案項目并網條件完善,裝機增長確定性較強。其次,大基地項目穩健,風光大基地等國家級項目受政策波動影響較小。再次,市場化交易成熟省份裝機需求穩定,新疆、甘肅、青海等已全電量參與市場化交易的地區受政策影響較小。
就全球市場而言,光伏發電需求占比提升。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全球電力需求在2025年至2027年期間預計將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長,2025年—2027年可再生能源將滿足全球95%的電力新增需求。
此外,光伏滲透率持續提高。2024年,全球平均光伏發電滲透率達6.57%,荷蘭以超21%位居榜首。中國增速顯著,2024年滲透率突破9%,未來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另一個亮點表現在光伏組件在新興市場的出口量呈穩定增長態勢。王勃華介紹,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的需求快速增長,但因基數較小,對全球裝機總量的拉動作用不足。
此外,在分析風險時,王勃華分析,在國際競爭方面,海外市場的本土化浪潮會沖擊中國企業出海。美國本土組件產能已基本滿足市場需求;印度在加速構建自主光伏產業鏈,組件名義產能已突破100GW,政策傾斜下可能對外來產品形成壁壘。
因此,專家認為,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仍將保持增長,但增速放緩,企業需在技術升級與成本控制中尋找突破口,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穩預期、拓場景,“雙引擎”支撐行業發展
近期,多地加速落地分布式光伏管理細則,為行業發展增加確定性。截至今年7月初,全國已有17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本地分布式光伏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正式版或征求意見稿。其中,8地正式實施,9地公開征求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山東等地明確要求,一般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自發自用比例不低于50%。
業內專家指出,這一規定旨在防止企業“只賣電、不自用”的投機行為,避免企業為賺補貼或電費差價,盲目建電站卻不真正消納綠電。如果全賣給電網,可能只是“賬面上”綠色,其實際用電還是靠煤電。這一規定也有助于緩解電網消納壓力。如果所有綠電都上網,電網可能吃不消。
而在江蘇、廣東、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政策則未設自用電比例門檻。專家分析,這些地區工商業用電需求旺盛,光伏電力消納有保障,政策寬松有助于穩定企業投資光伏行業的信心,不用擔心“自用電不夠50%”而被卡。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即136號文)也對光伏行業穩預期起到重要作用,明確要求各地年底前出臺實施方案,提供了清晰的時間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及有關事項的通知》,在電解鋁行業基礎上,增設了鋼鐵、水泥、多晶硅行業和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色電力消費比例。
王勃華表示,這將推動高耗能行業持續提升綠電消費比例,為光伏發展提供長期支撐。
在拓展應用場景方面,王勃華認為,綠電直連政策成為重要抓手。該模式通過就近消納綠電,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已在高耗能行業、數據中心等領域率先推廣。
更值得關注的是,光伏治沙進入國家戰略實施階段。《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光伏治沙規劃(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新增2.53億千瓦的光伏裝機目標,將生態治理與新能源開發有機結合。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規劃不僅拓展了光伏應用場景,更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隨著穩預期政策持續發力、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光伏行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專業人士認為,政策組合拳既著眼當前行業痛點,又布局長遠發展路徑,有望推動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