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肥還田技術規范》今日起實施,涉13項變動
【谷騰環保網訊】8月1日,《畜禽糞肥還田技術規范》(GB/T 25246—2025,以下簡稱2025年版標準)正式實施,代替了2010年發布的《畜禽糞便還田技術規范》。
據了解,我國糞肥還田標準相對缺乏,隨著社會的發展,飼料結構、養殖規模、養殖方式、糞物處理方式等均有較大變化,畜禽糞污的產生量及其養分含量指標相應變化,作物產量較2010年也相應提高,這對畜禽糞肥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國家標準應與時俱進,滿足當前產業發展的需求。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副所長張克強在解讀標準時介紹,2025年版標準主要有13項技術變化。首先,更改了名稱。2023年發布的《畜禽養殖環境與廢棄物管理術語》中明確規定,畜禽糞肥還田前需要進行適當的無害化處理,腐熟后還田。2010年版標準中,畜禽糞便不能直接還田,為確保標準名稱的準確性,特修改了標準名稱。
同時,刪除了原標準中關于糞便收集除塵及處理技術的要求。“本標準為還田技術規范,糞肥還田的定義中已明確,糞便需要經過無害化處理腐熟,且衛生學及其他指標達到本標準要求才能還田。糞便的收集、除塵等不屬于還田環節。”張克強指出。
此外,本次修訂增加了畜禽糞污、畜禽糞肥、固體糞肥、液體糞肥和糞肥還田5條術語,并增加液體糞肥施用方法。“液體糞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同時含生物活性物質,種植不同作物所需要的養分量和時期均不同,且不同的作物種植密度也各異,應針對不同作物提出液體糞肥的施用方法。”張克強說,本次修訂基于液體糞肥的特性,結合各地的施用經驗,增加了液體糞肥使用方法。
畜禽糞肥中含有一定的鹽分。有學者研究證實,牛糞肥中的鹽分含量介于4.6克/公斤—10克/公斤之間,長期使用畜禽糞肥將對土壤產生影響。因此,2025年版標準增加了“應適時檢測畜禽糞肥還田后的土壤鹽分含量,根據土壤含鹽量的變化,適當調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關于畜禽糞肥中的重金屬限制問題,目前,畜禽糞肥還田有害物質限量強制性國家標準已經立項,根據相關安排,本標準中不再給出畜禽糞肥重金屬限量指標。
據了解,2020年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畜禽糞污還田利用要求強化養殖污染監管的通知》明確指出,應制定畜禽糞肥還田利用計劃,建立糞肥還田利用信息臺賬,實現糞肥還田利用信息的可監測、可報告和可追溯;建立糞肥還田利用大數據庫,可為糞肥施用風險評估提供數據支撐等。2025年版標準增加了畜禽糞肥使用記錄與效果監測相關要求。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