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源環境:子公司監測數據造假獲刑,29年BOT項目提前終止!
【谷騰環保網訊】8月27日,興源環境發布《關于子公司收到〈刑事判決書〉的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漳州興源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漳州興源”)因污染源監測數據造假被法院判處罰金,吳某某及王某某因“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受到刑事處罰。
2016年6月,詔安縣四都鎮人民政府與興源環境簽訂《福建省詔安縣城東污水處理廠BOT項目投資、設計、建設、運營、移交特許經營協議》,漳州興源以BOT模式負責城東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建設及運營,設計規模為每日1.2萬噸,特許經營期為29年。項目于2019年6月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2024年3月7日,漳州市詔安生態環境局在對漳州興源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廠化學需氧量(COD)和氨氮自動監測設備的采樣管未接入廢水總排口,而是被插入盛有不明液體的塑料瓶中,導致在線監測數據嚴重失真。
經專家評估,此次違法行為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金額為人民幣33,223.5元。
漳州興源于6月12日與詔安生態環境局簽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并于6月17日全額支付賠償款至福建省詔安國有防護林場用于替代修復造林。
2025年,詔安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漳州興源犯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吳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緩刑二年;王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五個月,緩刑一年八個月;涉案塑料瓶依法予以沒收。
同日,興源環境還發布了《關于城東污水處理廠BOT項目政府回購并提前終止特許經營權的公告》,宣布漳州興源運營的城東污水處理廠BOT項目特許經營權提前終止。
興源環境表示,因城東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濃度多數時間仍然嚴重超過其設計處理能力,漳州興源雖采取工藝調整等多種措施盡力解決相關問題,仍無法保證處理后的污水穩定達標。
鑒于環保政策趨嚴及上游進水長期超標,導致項目運營的客觀基礎發生重大變化。興源環境與詔安縣四都鎮人民政府、詔安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及漳州興源于2025年8月26日簽署《關于提前終止福建省詔安縣城東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之回購協議》,同意提前終止特許經營權,并由詔安縣四都鎮人民政府按約定價格回購項目相關權益,回購價值約2895萬元。
興源環境指出,提前終止特許經營權是公司根據戰略規劃,經謹慎考量并綜合評估未來收益情況后的決策。終止后,公司將一次性回籠資金28,946,735元,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
后續,公司將配合政府完成資產移交、排污許可過戶及國發平臺數據切換等工作,并依法啟動漳州興源的清算注銷程序。
同日,興源環境發布2025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72億元,同比增長2.74%;歸母凈利潤虧損3493.04萬元,同比增長60.34%。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