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發布新版環評審批程序,構建更高效透明的環評體系
【谷騰環保網訊】記者從河北省定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日,《定州市生態環境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程序(2025年版)》(以下簡稱新規)正式施行。新規以“依法依規、便民高效、科學民主”為原則,通過流程再造、分類管控和技術賦能,構建更高效透明的環評體系,為區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保駕護航。
審批流程做“減法”。新規明確申報方式,申請人可通過河北政務服務網在線(優先推薦)、郵寄或現場提交材料,除涉密項目,均可實現“不見面審批”;推行“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主要材料齊全時,次要材料可在技術評估前補正,大幅縮短項目啟動時間。新規明確要求,報告書15個工作日、報告表7個工作日內辦結,較國家規定的60日和30日時限大幅壓縮。技術評估環節原則上15個工作日內完成,復雜項目經批準可延長5個工作日,較國家層面30個工作日的基準時限提速近半。對于重大基建、民生及重點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實行靠前指導、并行推進,進一步縮短審批周期。
分類監管筑防線。新規實行“分類審批、精準管控”,將化工、電力、焦化、危廢處置、垃圾焚燒發電等重點行業,以及涉重金屬排放、位于環境敏感區的項目列為重點監管對象。這類項目需經由建設項目審查委員會集體審議,通過多專業視角共同把關項目環境可行性。技術評估環節強化了對環評文件質量的剛性約束。評估機構需對項目環境影響分析、保護措施有效性、評價結論科學性等進行嚴格審查,發現嚴重質量問題的將依法不予審批。新規特別明確,對列入限期整改名單或“黑名單”的編制單位及人員編制的環評文件一律不予受理,從源頭保障環評文件質量。
信息公開更透明。受理環評文件后,定州新聞網將全文公開文件、公眾參與說明及反饋渠道;擬審批前再公開項目概況與環保措施,公示期分別不少于10日、5日,保障公眾權益。新規中的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同步審查機制,對符合規劃環評要求的項目可直接引用相關結論,需調整規劃的項目可同步推進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審批,實現生態保護與項目建設的高效協同。同時,上述程序與定州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相銜接,將17個環境管控單元的準入要求作為審批重要依據,優先保護單元嚴格限制開發活動,重點管控單元強化污染防控,確保項目建設與生態承載能力相匹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