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首批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落地,金額超453萬元
【谷騰環保網訊】內蒙古自治區首批“小流域+侵蝕溝”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日前在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正式簽約,現場達成小流域生態產品開發經營權交易和新增耕地指標交易,兩項交易金額超453萬元。這標志著內蒙古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實現了“零”的突破,全區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從“資源”向“資產”、從“有價”向“有市”邁出實質性步伐。
據悉,本次交易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思路,首次探索實施小流域治理與侵蝕溝治理“兩類空間融合”、生態產品開發經營權與新增耕地指標“雙軌協同交易”的機制,構建“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收益反哺—循環治理”的可持續“興安模式”,成功將當地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價值,實現水生態建設與群眾增收、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和共建共贏,探索出一條生態修復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雙贏之路。
此次交易涵蓋兩宗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包括科爾沁右翼前旗巴日嘎斯臺水庫小流域22.32平方公里生態產品5年開發經營權和43.17畝侵蝕溝治理新增耕地指標。其中,水庫小流域項目區面積71.32平方公里,本次交易部分為22.32平方公里,由興安盟品睿再生資源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302.5萬元取得,獲得交易區內水土保持生態產品物質供給類產品的5年開發經營權;侵蝕溝治理項目區面積287.95平方公里,恢復耕地約80畝、新增約68畝,本次交易涉及43.17畝,由興安盟匯科能源有限公司和內蒙古征蓬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以151.09萬元聯合取得。交易收入將專項用于村民創收、發展村集體經濟、村莊基礎設施改善和當地水土保持功能鞏固提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